投名狀

死生相托、吉生相救、福禍相依、患難相扶、

外人亂我兄弟者,視投名狀,必殺之!

兄弟亂我兄弟者,視投名狀,必殺之!

 

男主角:

龐青雲–李連杰 飾

趙二虎–劉德華 飾

姜午陽–金城武 飾

 

女主角:

蓮生–徐靜蕾 飾

整個故事是以姜午陽的述敘來貫穿。

 

龐青雲,

一個戰敗的軍官,整個營都死了,只有他裝死,所以活了下來。剛開始,看在我眼裡,我覺得他是自責的、難過的。當然還有一些的不敢面對現實和回去請罪,因為整營的兄弟都死了,他若回去,肯定被上頭降罪,所以他說「那個我已經死了。」

但在他遇上了趙二虎、姜午陽這班草寇,他覺得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,東山再起。當然這時候,我也和姜午陽一樣,覺得,他是好人,他是為了大家著想。

故事一路走來,或許他前面2/3的部份,都是為了他的理想、他的悲天憫人,他以為「對的」事。不可否認,做事大事的人,有時必須比別人更加狠的下心。

在攻佔的城池裡,下令殺了二個玷汙民女的小兵,我認為他沒錯。軍令如山,非殺不可。而且站在一個女生的立場,我覺得,殺的好~(哈哈哈~~~!)

為了自己營下的兄弟們,下令射殺蘇州城裡投降的四千人。他也是不忍的,但若不殺,那四千人不是造反,就是會讓自己的兵餓著。不得不這麼做。做大事總要取捨。

雖然我不知道,他這麼做,究竟是為了一己之私?還是為了他心中所謂的「理想」。或許他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,總是說著,「總有一天,你會明白我是對的。」

 

趙二虎,

一個有血、有淚的漢子!我還滿欣賞的。或許當草莽慣了,那些當官的繁文褥節的生活,反倒不適合他,也太容易因此得罪了人。

目不識丁,他愛蓮生,他以為他當初把蓮生搶了回來,是對她好,他不知道蓮生心裡想什麼。

他以為,他是救了蓮生,而蓮生這麼以為嗎?或許比起每天擔心見不見的到明天太陽的日子,她會寧可被賣掉當妾。

 

他,重信、重義、重情。所以我欣賞他!雖然有點傻氣、有些霸氣。

原本的土匪頭子,但為了讓跟著他的兄弟有飯吃,他可以退居第二,讓龐青雲來主持大局。

為了兄弟,他潛進蘇州城,為了無辜的蘇州城百姓,他答應了蘇州城主,要放過蘇州城的百姓,要讓他們有飯吃。但龐青雲卻讓他失信了。

 

他難過、傷心、失望。

 

在取得南京後,他擺放水酒,送那些死去的兄弟「安心上路」。龐青雲遲遲不發遲軍餉,以趙二虎草莽的個性,忍不住自作主張發了,當然我想還有因為龐青雲下令射殺蘇州城百姓的不滿。

 

在南京城裡,看著戲曲,笑了,哭了,或許是為了他們的兄弟情,我覺得他還是惜情的,而當下,或許他也有了「回家」,離開南京的心。這個地方,這個不是他應該留下來的地方。

故事的最後一段,何魁來說服趙二虎轉向自己這一方,趙二虎不領情。還十分憤怒。

趙二虎,再怎麼不滿自己的兄弟,還是自己的兄弟丫!他重義,所以決不會出賣他。

因為他重義,在龐青雲設計下,派人告訴他,有人要對龐青雲不利,趙二虎馬上二話不說,上馬,要去救他的兄弟。

再怎樣,在趙二虎心裡面,龐青雲還是他的兄弟。有人要殺他的兄弟,他再怎樣都要趕過去。

最後…他死在自己兄弟設的局裡,不明白,死之前,嘴裡還唸著「何魁,出來……」,心裡始終還是掛念著龐青雲。

 

看到趙二虎死的那幕,好難過哦!他心裡想的完全就是,「我要救我的兄弟。」

 

姜午陽,

在龐青雲還沒出現前,他心中最敬愛的大哥,就是趙二虎。在龐青雲出現後,他的戰術、謀略、武術…各方面都讓姜午陽心服口服。

而立下投名狀後,姜午陽對龐青雲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崇拜和服從。

 

在蘇州城,龐青雲下的命令,姜午陽執行。殺那些沒有反擊能力的百姓和降軍,他也很難受,也很不忍,但,他還是認為「大哥是對的。」

對於龐青雲所說的,他沒有遲疑。

 

姜午陽,或許是天真的。

他發現蓮生和龐青雲的關係,天真的以為龐青雲是為了蓮生才要殺趙二虎,他天真的以為,殺了蓮生,就可以救趙二虎。

他最敬愛相信的大哥,違背了「投名狀」。

「兄弟亂我兄弟者,殺!」

他相信著大哥,相信著投名狀。

 

最後刺殺龐青雲那段,我覺得,龐青雲不想殺他,但也不想他阻止了自己當上巡撫的路。所以只是打傷了姜午陽,不然我認為以龐青雲的武藝,怎麼可能會輸給姜午陽,甚至被他給殺了,也或許是悲憤的力量,支持著姜午陽,殺了龐青雲。

不過我認為,最後殺死龐青雲的,是在樓台上的洋槍,是慈嬉派來的人。

 

蓮生,

據中唯一的女主角。

從小就被教以琴、棋、書、畫,等大了,就要被賣掉。在她將要被賣掉時,趙二虎救了出來,免於做妓、做人小妾的命運,但免不了的是過著有今天,不見得有明天的日子。

遇到龐青雲時,是她打算逃出趙二虎的山寨(且稱之山寨吧,或是小城。),但逃不開,還是回來了,在回來的路上,順手救了–他。

龐青雲唸過書,當過官,身上的氣質和目不識丁的趙二虎不同,蓮生或許覺得找到一個可以懂得自己心裡的男人。

其實我覺得蓮生對趙二虎,不是愛,只是沒得選擇下的選擇。在那樣的時代,一個女人,能有什麼做為?她也只能依靠著趙二虎,讓自己免於飢餓、免於被人糟踏的命運而已。

在遇到龐青雲之前,只能依附著趙二虎;在遇到龐青雲以後,她覺得愛的是他。

周旋在這二個男人之間,她不是沒有猶豫。他們打了第一次勝仗回來,趙二虎對她說,「大哥在城外,不進城了。明天出去,可能三、五年才會回來了。」這個時候,她去了一趟城外,她救了他的那個小破屋裡。

她是知道他在裡面的,但走到了門口,卻退卻了。

不要說那個時代的保守,就算是現在,一個女人周旋在二個女人之間,也是會被大家罵到臭頭的。

 

但愛,就是愛了。

在她千里迢迢來到軍營裡,其實想見的,是龐青雲。

我覺得趙二虎好可憐,但我想如果蓮生提出來,或許趙二虎,會讓出來,成全了龐青雲和蓮生。因為我相信,他是一個重兄弟義氣更勝於男女情的人。

但這也只是我想…

 

我更想說…

在故事的後頭,趙二虎,已經表現出想回家了,他不想留在南京,或許是因為他對龐青雲的切心,也或許是因為戰爭多年,他想離開這個是非地,想回去原本的小鎮。

但龐青雲不知道。如果早一點讓龐青雲知道,如果早一點離開,或許趙二虎就不用死。

為什麼就不能讓趙二虎像尋秦記裡的項少龍一樣,離開是非地,就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呢?

當然我不是編劇啦!不這麼編,就整個感覺會不同,或許就沒有那麼憾動人心吧!

夏天個人覺得不錯看啦!還沒看的人,可以去看喲!

不過很可惜的是,有些片段被剪掉了,在網路上查到的結果,陳可辛導演說,有可能會在發行DVD時把被剪掉的部份加回去。

想看被剪掉部份的,只好等他出DVD再去租回來嚕!

 

註:

「投名狀」 一詞原出處:水滸傳第十一回。

 

「清末四大奇案–刺馬案」&「投名狀」:歷史上的真實事件“張汶祥刺馬案”。

刺馬案兇手當場被捉,動機卻迷霧重重,迄今難有定論。

該兇手白紙黑字,簽字畫押,尚存于台北故宮博物院。(或許找一天來去LOOK、LOOK)

 

邵氏老電影《刺馬》」:投名狀劇情與刺馬是依照同一則歷史故事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osumm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